红色教育是指以红色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,以实用主义为终点的教育。它经常遵循教学与娱乐相结合、与重大节日和周年纪念相结合的原则,自觉地将学生的成长与对党的热爱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。但目前仍有三大问题有待解决。
首先,大学教育薄弱。在中小学阶段,学校经常组织集体扫墓、观展等活动,但在大学阶段,随着教育形式和学校教育规模的变化,学校组织集体活动的难度加大。目前,高校开展西柏坡红色教育的基本途径无非是看红色影视、听革命传统报道,导致大学生的共鸣和认同度较低。即使参与者也需要导游的强制性要求来收集人数。
二是模式大同小异。从开发利用的红色教育资源来看,模式简单重复,多停留在现场参观、图片展示和窗口展示,难以对群众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。西柏坡培训人员表示,在观看展览的人群中,中年人群是消极的群体,互动交流很少,甚至心不在焉。当被问及原因时,通常意味着他们看过类似的展览或经常组织观看此类展览。
三是教育观念与时代脱节。目前,大多数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仍以传统的宣传教育为主,少数以“重游长征”、“再尝苦米”的形式进行。它不仅难以形成共鸣,而且存在着脱离时代、不贴近生活的问题,严重制约了教育的效果。
建议:
一是加强大学教育。大学生时期是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。建议高校将红色教育纳入必修课,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,保证学生思想不偏离。二,丰富教育模式。建议加大对影视作品的审查和投入,严格控制红色影视作品的质量,催生一批新的红色题材影视作品,如《战狼》、《红海行动》。三,加强红色教育与时代的结合。将大众直播CS、品质发展等内容引入红色教育园区,提升园区的趣味性和时代感。
王老师:135-8261-2718
张老师:137-3118-8192
地 址:西柏坡纪念馆馆委会南侧约30米西柏坡红色传承教育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