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!

课程咨询

0311-80761656  13663110508
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>新闻资讯>红色教育

以文化自信铸就新时代党性之魂 —— 西柏坡党校的探索与实践

2025-05-20
1010次

西柏坡党校现场教学

太行山下,滹沱河奔流不息,西柏坡的黄土墙垣间沉淀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与道路自信。作为中国革命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历史转折点,这片红色沃土不仅是"两个务必"精神的发源地,更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早期实践。西柏坡党校通过深挖这一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,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文化自信、增强历史主动提供精神坐标。

历史启示:文化觉醒与道路探索的交汇

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展厅内,1948年华北新华书店的《干部必读书目》原件引人驻足。毛泽东同志亲自圈定的12本马列经典,成为解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石。西柏坡党校老师现场解读:"这份书单不仅体现理论武装的迫切性,更彰显我们党早期对文化领导权的深刻认知。"当年,正是通过这些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,十万基层干部掌握了发动群众、推动土改的思想武器。

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展板上,记录着毛泽东"文化军队"的重要论述:"我们不但要有拿枪的军队,还要有文化的军队。"西柏坡时期,党创办华北大学、改组新华社、建立新华广播电台,构建起覆盖解放区的文化传播网络。这些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了雏形,其核心要义——坚持党的领导、服务人民群众、立足中国实际,至今仍闪耀真理光芒。

实践传承:红色基因与现代文明的对话

在中央宣传部旧址,泛黄的《人民日报》创刊号(1948年6月15日)见证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初心。西柏坡党校将其转化为特色课程《从铅字到云端:全媒体时代的文化担当》,学员们在老式印刷机旁探讨如何让主流价值"破圈"传播。

时代使命:以文化自觉筑牢道路自信

站在新华社旧址的发报机前,学员们聆听1949年元旦社论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的广播录音。这篇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雄文,通过红色电波传遍全国,成为统一思想、凝聚力量的经典范本。西柏坡党校由此引申出重要课题:在意识形态斗争复杂的今天,如何创新话语体系,讲好中国故事?

精神灯塔:照亮民族复兴的文化征程

西柏坡时期的文化建设经验启示我们:文化自信从来不是抽象的命题,而是具体的实践选择。从当年"一手拿枪、一手拿笔"的文武并举,到今天"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"的战略布局,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着文化发展的历史主动。

西柏坡党校正以创新教育赋能文化传承:在毛泽东修改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的油灯旁,开设"新时代文化思想"研讨班;在中央办公厅旧址,举办"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"专题论坛;在滹沱河畔,组织"文化赋能乡村振兴"田野调查。当学员们在五大书记铜像前庄严宣誓时,这片土地沉淀的精神力量,已化作坚定道路自信的磅礴动力。

西柏坡的星空下,文化的火炬代代相传。从"农村包围城市"的革命道路,到"中国式现代化"的文化表达,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,书写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壮丽篇章。

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李老师

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

高老师:13663110508

王老师:13731188192

地   址:西柏坡纪念馆馆委会南侧约30米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