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!

课程咨询

0311-80761656  13663110508
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>新闻资讯>红色教育

西柏坡党性教育:以史为鉴,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之基

2025-04-21
1039次

  在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,西柏坡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,因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而彪炳史册。作为“新中国从这里走来”的革命圣地,西柏坡不仅见证了中共中央指挥三大战役、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峥嵘岁月,更孕育了以“两个务必”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。如今,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党性教育正以历史为镜,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之基。


  历史回响: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密码

 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,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10个月间,完成了指挥解放战争、筹备新中国的历史使命。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“两个务必”,不仅为全党敲响了胜利前夕的警钟,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胜法宝。从“进京赶考”的豪迈宣言,到“不做寿、不送礼”等具体要求,西柏坡精神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共产党人的清醒与自律。这种精神内核,既是对革命胜利的深刻总结,更是对执政规律的理性预判。如今,西柏坡党性教育通过实物展陈、情景模拟、互动体验等形式,让党员干部在中央军委作战室的沙盘前感受运筹帷幄的智慧,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的复原场景中体悟“进京赶考”的初心。这种沉浸式教育,使红色基因从历史深处走向现实,成为党员干部精神世界的“清醒剂”。


西柏坡党性教育


  现实映照:党性教育中的廉政建设

  当前,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,但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理想信念动摇、宗旨意识淡化等问题。西柏坡党性教育中的“两个务必”,恰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新时代廉政建设的紧迫性。以“赶考”精神为内核的党性教育,强调党员干部需以“考生”姿态面对人民,以“答卷人”的自觉接受监督。近年来,党中央通过巡视巡察全覆盖、反腐败国际合作、廉政警示教育等举措,构建起“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”的体制机制,正是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与创新。例如,西柏坡纪念馆开发的《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》特色课程,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《永远的“赶考”》、参观廉政教育馆,使学员从“不做寿、不送礼”等具体要求中领悟党的优良传统。这种教育模式,使党员干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,更加深刻地认识到:权力是责任而非特权,执政地位需以清廉为基石。


  精神淬炼:以史为鉴的实践路径

  西柏坡党性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,更是对现实的回应。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,党员干部面临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,唯有以“赶考”心态砥砺前行,方能交出合格答卷。通过西柏坡党性教育,党员干部得以在历史场景中感悟“两个务必”的深刻内涵,在红色故事中汲取清廉力量。例如,通过参观革命文物、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,党员干部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: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体现在对党的信仰的坚守、对人民的赤诚、对纪律的敬畏之中。这种精神洗礼,使党员干部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,在面对困难挑战时能够勇毅前行。正如脱贫攻坚干部张桂梅、抗疫英雄钟南山等时代楷模,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,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。


  未来展望:理想信念的永恒追求

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西柏坡党性教育正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为纽带,将历史智慧转化为现实力量。它提醒我们:无论时代如何发展,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,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忘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。只有将西柏坡党性教育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党员干部才能在新时代的“赶考”路上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昂扬的斗志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践行初心使命。西柏坡的窑洞灯火,照亮了中国共产党“进京赶考”的道路;新时代的廉政防线,需要以同样的清醒与坚定去构筑。

  西柏坡党性教育,以历史为镜,以现实为鉴,为党员干部筑牢了理想信念之基。在这片红色热土上,我们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,更汲取了奋进的力量。让我们以“赶考”的姿态,书写新时代的答卷,让西柏坡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永放光芒。


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

高老师:13663110508

王老师:13731188192

地   址:西柏坡纪念馆馆委会南侧约30米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