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开篇】
太行东麓,柏坡岭下,1949年3月,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全党发出"两个务必"的著名告诫。七十余载光阴流转,这片红色热土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,正通过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创新实践,转化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答好时代问卷的强大动力。
【精神溯源篇】
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展柜里,一盏煤油灯静静诉说着往事。当年,就是在这微弱灯光下,党中央运筹帷幄,既谋划着解放战争的决胜之策,更思考着执政后的作风考题。"两个务必"的提出,体现了共产党人穿越历史周期的政治智慧。今日的党性教育课堂上,学员们通过"三件宝"体验教学(一盏油灯、一部电话、一张作战图),直观感受当年革命前辈如何在艰苦条件下保持政治定力。
【教育创新篇】
"请各组根据当前乡村振兴中的形式主义问题,结合'两个务必'制定解决方案。"在情景模拟教室,这样的研讨正在进行。西柏坡党性教育构建了"三维立体"教学模式:
历史维度:实景还原七届二中全会场景
理论维度:开发《"两个务必"的当代价值》等12门核心课程
实践维度:设计"我为群众办件事"等实践课程
【实践转化篇】
某市领导班子参加培训后,立即开展"作风十问"专项行动,查处形式主义问题23个;一批年轻干部主动请缨到偏远乡村任职...这样的转化案例正在不断涌现。西柏坡党性教育特别设置"知行合一"考核机制,要求学员带着问题来、带着方案走,确保学习成效看得见、摸得着。
【时代价值篇】
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,"两个务必"焕发新的时代光芒:
在脱贫攻坚战中,它是"不获全胜决不收兵"的执着
在疫情防控中,它是"慎终如始"的警醒
在高质量发展中,它是"永远在路上"的坚韧
【结语】
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西柏坡党性教育正如一座精神桥梁,连接着"两个务必"的历史嘱托与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。当每位学员在这里重温"进京赶考"的故事时,都在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。正如一位学员在结业感言中所说:"从这里带走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永远答好人民问卷的责任与担当。"
高老师:13663110508
王老师:13731188192
地 址:西柏坡纪念馆馆委会南侧约30米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